中山前8月工业技改投资比增近八成 迈向“技术红利”

行业资讯 2014-09-24 1239
“没有落后产业,只有落后技术,通过加强工业技改实现有技术的工业化是中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中山市委书记薛晓峰说。从2012年至今,通过技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累计减少近16.3万人,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约20%。今年以来,中山工业技改步伐进一步加快,1—8月共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55.98亿元,比增78.11%。增速位居珠三角前列,推动传统产业从“人口红利”向“技术红利”转变。今年全市共有53个项目纳入重点跟踪技术改造项目库,全部达产后预计新增产值超100亿元。
 
智能制造瞄准“无人车间”
 
“以前50个人才能完成的面膜生产工序,现在2个人就能完成了。”中山南头镇诺斯贝尔公司的一名负责人,指着一套正在作业的面膜全自动化生产线对记者说。近年来该公司投资1.2亿元引进了全自动生产线,为公司减少用工300多人,产能提升40%以上。
 
中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良贤认为,传统产业升级抓手就要走技改之路,要加大对技改项目的扶持力度。据悉,近两年来密集出台了促进工业技改的系列政策,深入推进“机器换人”、“智能车间”、“精益生产”等一系列技改工程,推动传统制造业实现“智能制造”和“无人车间”生产。
 
借智创新攻克产业共性难题
 
目前,中山一共有27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和15个省级专业镇,中小微企业占90%左右,推动工业技改面临着更大压力和困难。对此,中山探索“协同创新”模式,支持企业与国内外大学及科研机构围绕产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以共性技术攻关推动产业集群升级。
 
在全国红木家具名镇大涌,传统的木材干燥方法周期长、损耗率高、易导致木材变形变质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企业。针对这个共性问题,大涌镇红木家具协会组建了木材干燥中心并购置国内最先进成套自动化木材干燥系统,使木材干燥周期由6个月缩短为15日,优质木材出品率由60%提高到95%,为全镇216家红木家具企业减少损耗1200多万元。
 
目前中山已和80多家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每月组织“企业院校行”、“专家企业行”等对接活动,有389名省级科技特派员活跃在企业创新一线。中山还建立了以市装备制造工业研究院和北理工、武大、华南理工为依托的“1+4”市校共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近年来累计开展合作项目170余项,获得上级扶持资金上亿元。
 
打造市级机器人研发平台
 
2014年,中山城市综合创新能力在全国地市中排名第四,“中山智造”开始破茧成蝶。根据近期该市的一项摸底调查显示,市内近七成企业有明确的技术改造需求。据中山市经信局透露,中山将在2015—2017年的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中设立“中山市技术改造专项资金”,资金额度每年不低于1亿元。同时,中山各镇区和有关部门已把技术改造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此外,中山将在美居产业园建设“中山市工业机器人应用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提供“一条龙”服务。同时,为了降低企业技改的风险,中山正在联合工业机器人服务提供商和金融机构,成立“中山市工业机器人应用设备租赁基金”,以此作为制造企业项目呆坏账风险准备金,探索技术改造项目运作的新模式。(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