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科技三项费用
项目简介 科技三项费用包括中央财政安排的科技三项费用和地方财政安排的科技三项费用。中央财政的科技三项费用主要用于安排国家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地方财政的科技三项费用主要用于安排地方各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和与国家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相配套的资金。项目好处 科技三项费用(民口,下同)是指国家为支持科技事业发展而设立的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和重大科研项目补助费。
-
国家技术更新改造项目贷款贴息资金
项目简介 技术更新改造项目贷款贴息是指国家对企业用于技术更新改造项目的中短期贷款(不含流动资金贷款)利息给予的适当资助。申报条件 安排贴息资金的项目范围是: (一)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项目;(二)节能降耗,减少污染、促进环境保护的项目;(三)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加品种规格、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项目;(四)推动产品结构调整的项目。
-
财政部、国家经贸委技术改造贷款项目贴息资金
项目好处 贴息标准原则上按实际落实到项目承担单位的贷款金额予以全额贴息,期限1年申报条件 息金专项补贴国家安排的以下项目: (一)社会效益突出的节能降耗、综合利用等重点示范项目。 (二)对国民经济结构调整起重要推动作用的项目,主要包括: 1.农用工业、特殊行业结构调整中的重点项目; 2.关键短缺产品、名优产品、出口创汇产品等重点或重大产品结构调整项目; 3.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点项目; 4.实施“三改一加强”,促进企业存量资产流动、实现资产重组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点项目。 (三)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引进国外先进、关键技术,明显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企业技术水平的重点项目。
-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财政部技术更新改造项目贷款贴息资金
项目简介 技术更新改造项目贷款贴息是指国家对企业用于技术更新改造项目的中短期贷款(不含流动资金贷款)利息给予的适当资助。申报条件 安排贴息资金的项目范围是: (一)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项目; (二)节能降耗,减少污染、促进环境保护的项目; (三)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加品种规格、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项目; (四)推动产品结构调整的项目。
-
内资企业技术改造进口设备减免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项目
项目好处 技术改造项目需进口的设备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申报条件 (1)、 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的国内投资项目; (2)、所进口的设备不属于《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2000年修订)》所列的商品范围。
-
省财政挖潜改造资金技术改造项目
项目好处 继续“以奖代补”补助方式对已完工的优秀技术改造项目试行事后以奖励代替补贴,激励和引导全社会加大对技术改造的投入。申报条件 挖改资金用于结构调整重点技改专项、装备制造业专项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一般技术改造项目和技术创新等项目。主要包括: (一)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项目; (二)增加品种、提高质量、节约资源、增进效益、增强竞争力项目; (三)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项目及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项目; (四)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项目; (五)当年结构调整重点专题项目。
-
外商投资企业技术改造进口设备减免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项目
项目好处 享受的优惠政策技术改造项目需进口的设备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申报条件 1、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研究开发中心,先进技术型和产品出口型外商投资企业技术改造项目; 2、资金来源是投资总额以外的自有资金; 3、进口商品用途:在原批准的生产经营范围内,对本企业原有设备更新(不包括成套设备和生产线)或维修; 4、进口商品不属于《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2000年修订)》的商品; 5、项目产品全部直接出口。
-
广东省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
项目好处 《广东省新产品研究开发费抵扣应纳税所得额操作办法》(粤科字[1997]71号)《关于调整高新技术企业和新产品研究开发费抵扣应纳税所得额项目认定和审核管理方式的通知》(粤地税发[2004]346号)申报条件 1、在国内(或省内)首次研制生产的新产品; 2、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技术装备政策和相关的行业政策; 3、技术水平和性能较高,国家级计划项目应具备国内领先、省级计划项目应具备国内先进以上水平; 4、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和较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5、没有与所申报产品相关的知识产权纠纷; 6、已进行科技成果鉴定或申报计划年度将完成鉴定,并具有一定批量生产和销售规模的产品。
-
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
项目简介1. 重点新产品。重点新产品是指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在国内首次(或首批)开发成功,并开始有市场销售或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技术水平高、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新产品。2. 战略性创新产品。战略性创新产品是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战略价值、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具有显著作用、对行业技术进步具有重大影响,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市场竞争优势的重大创新产品。项目好处1、列入新产品计划的项目,将由国家科委等部门联合颁发《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有效期三年。2、国家对列入新产品计划的项目,根据国家政策从中选择重点,予以一定数额的财政拨款补助。3、增加企业知名度,形成品牌效应。4、列入国家及广东省重点新产品计划的享受新产品研究开发费抵扣应纳税所得额政策。申报条件在满足新产品要求的前提下,战略性创新产品还应具备以下条件:(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和其他相关产业政策,特别是符合当前国家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减排等重点支持方向;(2)产品整体技术水平或其核心关键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在本行业或领域中能代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标志性产品;拥有核心发明专利,权益清晰明确;环保性能先进;拥有符合国际规范的质量保障体系,质量可靠;(3)产品已进入市场销售,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产业化前景和预期经济效益良好;承担单位拥有该产品注册商标的所有权,产品品牌核心价值高;(4)企业具有较强实力的研发机构和稳定的新产品研发团队,在创新投入、商业模式、经营管理、市场推广等方面具备良好基础和较强优势。支持领域:支持领域详见《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重点支持领域(2014)》新产品计划不支持以下产品:(1)食品、保健品、饮料、烟、酒类产品及其生产中相关助剂和辅料等;(2)化妆品、日用化工、一般纺织品、服装、家具、家电、家装建材等日用产品;(3)用进口零部件(包括散件)组装的产品;(4)单纯为军工配套的产品;(5)传统手工艺品;(6)单纯改变花色、外观与包装的产品;(7)动、植物品种资源;畜禽、水产等动物饲料及其添加剂;(8)高能耗、高排放、污染环境的产品。项目流程及材料申报要求:1.申报单位。凡在中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均可申报。同时,凡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由地区赛入围全国赛的优秀企业可优先申报,并不受地方推荐限额限制(含2012年参赛优秀企业)。2. 推荐单位。(1)地方科技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单位(行业协会);(2)国家高新区。今年选择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东湖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扩大推荐单位第一批试点。3. 申报限额。各推荐单位按限额推荐重点新产品(见附件2),战略性创新产品1-2项。4. 申报流程(1)申报单位网上申报。申报单位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http://program.most.gov.cn)进行注册后登陆申报系统,在线填写申报表提交至推荐单位后,将网上生成的申报表用A4纸打印,加盖公章,并按项目申报材料清单(见附件3)所列顺序装订成册报送推荐单位。参加推荐单位试点的高新区内企业,原则上应通过所属高新区推荐申报。(2)推荐单位报送材料。各推荐单位按照新产品计划有关要求和标准对申报项目进行初选后,应按照推荐限额网上提交推荐项目材料,并将项目报送汇总表及纸质申报材料各一份寄至材料报送地址。参加试点的高新区须通过所在地的地方科技主管部门(省或市)统筹报送材料,以避免重复。5. 注意事项。(1)各推荐单位要切实加强对新产品计划申报工作的组织管理,认真遴选推荐项目。(2)申报单位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若发现弄虚作假,将不予受理。(3)不得重复申报。申报单位本年度只允许申报一项新产品计划项目,并且重点新产品和战略性创新产品只能择一申报。同一项目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多渠道、跨计划重复申报,否则不予受理并取消申报资格两年。已列入新产品计划的同一产品项目不得再次申报,否则不予受理并取消申报资格两年。若型号不同,则须提供新的授权专利及其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书等内容,以证明其有重大改进和创新,方可申报。规范产品名称。应采用“型号+产品名称”或“产品名称+型号”(特殊行业除外)的填写格式。产品名称应避免过于宽泛,尽量不出现英文词组或缩写,并不得使用系列产品、研究开发、产业化等词语。2014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申报链接:http://program.most.gov.cn/htmledit/2EE76961-5D0A-1AAF-8BFF-0FA5C6EAEBB2.html
-
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
项目简介高新技术产品是指符合国家和省高新技术重点范围、技术领域和产品参考目录的全新型产品。或省内首次生产的换代型产品,或国内首次生产的改进型产品,或属创新产品等;具较高的技术含量、良好的经济效益(利税率应高于20%)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申报条件(一) 凡在广东省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生产的产品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国科发火〔2008〕172号文附件)、《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006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2006年)》、《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2011年版)》规定的领域范围。(二) 申报的产品应经过国家授权部门的认定或经市场检验并得到认可的新产品。(三) 产品的知识产权归属明晰、技术成熟、市场潜力大,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四) 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